警方查獲3億假葡萄酒案!真假葡萄酒怎麼分辨?
作者丨洪廣玉
來源丨公共食談(ID:ggst01)
全文共1900字丨閱讀需要5分鍾
據央視新聞報道,經過9個月的盤查,大連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了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假冒紅酒案件,其中以生產和銷售奔富、拉菲系列假冒紅酒居多,涉案15個省,涉案人員69人,涉案金額3億餘元。
在這個案子中,相關造假者有完整的生產線進行生產,然後通過假冒奔富、拉菲等瓶塞、瓶貼、瓶帽、包裝箱等組裝出貨,利潤空間非常大。
比如奔富389當時的市場銷售價格在500元左右,而涉案公司銷售的奔富389不到300元,而奔富389的拿貨價格更是低到60元。
事實上,2017年來,警方查獲假葡萄酒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
◆11月15日,阿里巴巴協助上海警方繳獲假冒“奔富”140000瓶,涉案價值人民幣1000餘萬元。
◆9月14日,桂林警方成功破獲2起涉嫌銷售假冒品牌葡萄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現場查獲涉嫌假冒葡萄酒1200餘件,共7200多瓶,案值達40多萬元。
◆8月17日,咸陽警方查獲6000多瓶“張裕”、“長城”等十多個知名品牌的假葡萄酒,涉案價值30多萬元。
◆2月,松江警方查獲假冒加州樂事葡萄酒2萬餘瓶,約3000多箱,涉案金額達80萬多元。
中外葡萄酒品牌都有假冒的!很多人都要慌了,自己喝的葡萄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對此,食談君特別請教了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葡萄酒專業副教授李二虎,對一些常見問題進行解答。
李二虎
專家介紹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葡萄酒專業副教授
從專業上說,怎麼確定一瓶葡萄酒是假的?
目前來說,凡是帶有判定性質的專業實驗室,除了看瓶子、標籤等外觀,主要是藉助儀器分析和指標檢測。
要判定真假,首先要有真的樣品作為對照,這些實驗室一般都會跟正品方合作,由他們提供樣品。
判定的方法有指紋圖譜、關鍵指標的整合,比如針對一些特徵性成分進行分析,主要是酚類物質和香氣物質,通過液相質譜儀或氣相質譜儀進行檢測,對比兩者的相似度,還一種方法是採集儘可能多的資訊,比如採集真“奔富”葡萄酒前50種跟香氣相關的化合物,然後兩者進行對比,如果這些方面差異很大,就可以判為假品。
仿品葡萄酒可以做到“亂真”的程度嗎?
這很難的。影響葡萄酒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即顏色和口感,一個是色素,一個是單寧,它們主要來源於葡萄果皮,其含量受當地氣候條件、發酵條件、釀酒技術的綜合影響,仿品葡萄酒要做得跟真的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還有作為香氣的揮發性成分,也跟葡萄原料相關和發酵過程等因素有關,這些都是廠商長期積累出來的,低端葡萄酒在這方面和高階葡萄酒會有明顯差距。經常喝葡萄酒的人,是能區分出來的,這兩者從檢測上也是能測出來的。
有一種說法是,當葡萄酒到了一定檔次以後,在盲測中是分不出哪個更高檔的,對嗎?
這種說法部分有道理。因為一款好的葡萄酒,需要了解它的人才能知道好在哪。
比如500元和5000元的葡萄酒,普通人會覺得都是好酒,但並不知道那一款為什麼值5000元,他們可能會喝不出哪種價格更高。
像上述案子中的假“奔富”葡萄酒,如果消費者買到了,能喝出來它是冒充的嗎?
仿冒葡萄酒能不能喝出來,要看什麼級別的造假。如果只是三四十一瓶成本的假葡萄酒,也許在全球某些地方能買到一些口感還可以的葡萄酒,但就通常情況來說,成本價30元和300元的葡萄酒,它們口感上的差別還是明顯的,一般是可以分辨出來的,除非這個消費者完全沒喝過葡萄酒。
分辨葡萄酒的好壞,有沒有一些簡單的技巧?
從專業角度來說,一款好葡萄酒,其關鍵詞就是“平衡”+“特色”。好葡萄酒要平衡、和諧,就是說不應該有某種口感過於突出,比如過於苦澀、尖酸,某些異味過於強烈,跟我們說的“五味調和”的道理是一樣的,好葡萄酒可以讓人初次喝也會覺得舒服。
而對於500元以上的葡萄酒,要有特色,就是能讓你記住它哪裡好,好在哪,比如說你喝過後,口中的感覺能持續10秒以上,這就是一種特色。
另外,價格也可以作為一定參考,在中國市場上,要喝到好一點的葡萄酒,銷售價格至少要在200元以上。
怎麼看待如今中國市場上葡萄假造假的情況?
現在造假的手法很多。特別是一些網路電商、微商上,宣稱是原瓶進口,手續看起來也齊全,實際上其中很可能有貓膩。因為國外不知名的小品牌太多,有些品牌仿了別人也不知道。你也可以自己到國外註冊一個品牌,只需在國外灌裝一批,然後在國內生產更多批,然後假冒自己的品牌,那就沒人會打你的假了。
一般來說,400元以上的知名葡萄酒,它的價格除了跟品質有關,還跟品種、營銷、品牌效應有關,利潤高,造假空間就大,仿冒者可以用其它品質相差不大的酒來冒充。
目前來說,中國葡萄酒市場還處於調整期,處於兩個極端。一種是低端,大部分消費者喝的是50元以下的低端葡萄酒,第二種是高階,就是有些人只認某些品牌、特定渠道的高階葡萄酒。中端的反而不好賣,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還沒有建立起來,市場上也就存在很多亂象。
編輯:leon
你怎麼看待葡萄酒的造假現象?
4、麥當勞拒絕向記者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