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大的嬰兒溼疹不斷加重,醫生診斷為“吃雞蛋”造成的!
家住濟南的鄭女士,怎麼也沒有想到,為自己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的雞蛋,竟成了孩子溼疹加重的導火索。
鄭女士的兒子已經8個月了,在上個月的時候,由於自己一時照顧不周,孩子身上起了許多溼疹,鄭女士剛快買了一下藥膏,給寶寶塗抹。
可是鄭女士發現,孩子身上的溼疹明明快好了,沒幾天就又長一大片,反覆幾次後,鄭女士只能帶著孩子到醫院就診。
經過檢查之後,醫生建議鄭女士給孩子做一個過敏源檢查,孩子的溼疹反反覆覆,有可能是過敏體質引起的,需要做進一步檢測才能確診。
化驗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令鄭女士吃驚的是,過敏源竟然是雞蛋,而且鄭女士的兒子屬於過敏體質,不光是雞蛋,海鮮類的也會引起溼疹大面積爆發。
醫生說:雞蛋以及蛋製品能導致各個年齡段患者的過敏,但以嬰幼兒的過敏率最高,蛋白中的蛋白質不容易消化,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誘發過敏的主要變應原成份,而溼疹是一種過敏性面板病,寶寶在溼疹期間還是避免吃雞蛋,很可能會使寶寶溼疹加重。
而且寶媽在母乳餵養階段,如果寶寶出現了溼疹,寶媽也要減少雞蛋的攝入量。
那麼,嬰幼兒應該怎麼食用雞蛋呢?
許多家長都認為,雞蛋營養豐富,是孩子補充營養最佳的食品,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還阻止對維生素的吸收,影響身體健康。
嬰幼兒剛開始新增輔食時,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建議一歲內不要在寶寶輔食中新增雞蛋清),混合其他輔食打碎後一起食用,再逐漸加至一個整雞蛋。1-2歲的孩子,每天只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每天補充1-2個雞蛋就足夠了。
雞蛋,在什麼時候是不能夠吃的呢?
1、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雞蛋清
新生兒在1歲前,不宜吃蛋清,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如溼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2、不要給寶寶吃“溏心”雞蛋
給小寶寶吃雞蛋時,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最好,不能吃“溏心”雞蛋,也不要用開水衝雞蛋,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兒童會因此而患傷寒或腸炎。
3、雞蛋不能和柿子一起食用
雞蛋千萬不要和柿子一起食用,輕則食物中毒,重則導致急性腸胃炎,更有可能患上肺結石。如果食用這兩種食物,至少需要間隔4個小時以上。
4、雞蛋禁止和豆漿一起食用
豆漿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5、雞蛋不宜和兔肉同吃
在中醫裡面,兔子肉屬於甘寒酸冷,而雞蛋甘平微寒,二者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孩子嬌嫩的腸胃道(大人也不要輕易食用),容易誘發腹瀉。
6、茶葉蛋